經營管理
今年以來,大佛寺礦緊緊圍繞公司“經營管理提升年”主脈絡,以“十大提質提效行動”為統領,統籌施策、聚力攻堅,精耕細作抓管理,全力破譯經營管控“質效密碼”,全面增強礦井高質量發展活力。

打好降本“金算盤”,深挖內潛控成本。該礦牢固樹立“一切成本皆可控、所有環節都是提質點、每個崗位都是效益源”的理念,進一步深化“13510”管理模式,健全完善可控成本、生產成本、變動成本的“大成本”管理體系,制定下發了《2024年經營考核辦法》,細化了材料、電費、修理費三項考核指標,明確了成本主要管控部門職責,確定了考核主體和考核范圍,提升了成本考核權重。層層傳導經營壓力,加大節獎超罰考核力度,將生產成本考核延伸到班組、個人,做到“指標到人、考核到人”,以考核促進成本管理責任落實,有效提升了全員降本增效意識。同時,扎實開展閑置資產清查處置工作,遏制增量、消化存量、控制變量,深入挖掘回收復用、修舊利廢潛力,提高廢舊物資利用率,使各種材料物資最大限度地發揮效能,降低成本投入。

用好內部市場化“主抓手”,精細管理提質效。該礦持續推進內部市場化建設,不斷完善要素市場,積極構建設備維修、修舊利廢等市場,開展單項和零星工程競標活動,激發全員節支降耗主動性。建立健全以效益、效率提升保障工資增長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區隊二、三級內部市場化管理運行考核辦法》,將區隊內部市場化日常運行、成本管控、考核結算、規范運行、系統操作等方面內容納入到內部市場化運行管理考核中,加大工效在工資掛鉤考核中的權重,切實讓內部市場化成為經營管理核心的有力抓手,推動全員勞動工效和工作質效不斷提升。

擦亮煤質“金招牌”,源頭管控增效益。該礦堅持“抓煤質就是抓效益”的經營理念,持續深入推進“三提三降”工作,從源頭設計、井下生產、洗選銷售等環節實行煤質全流程管控,確保煤質指標穩中向好、穩中趨優。嚴格落實源頭煤質管控措施,結合井下地質變化、原煤煤質情況及市場需求,合理調整配采及生產方案,優化產品結構,拓寬銷售市場。全面提升技術保障,積極對選煤廠204、205原煤分級篩進行技術改造,通過跟蹤測算原煤各項成分數據、調整重介精煤灰分、強化粗煤泥回收、控制合介桶位及合介密度等方式,提高精煤產率和精煤發熱量,實現煤泥減量增效。建成投用塊煤淺槽分選系統,進一步增強分選處理能力和洗選精度,塊精煤產率提高了3%以上,矸石帶煤率控制在1.5%以內,有效提高了經濟效益。

緊握創新“金鑰匙”,科技賦能強動力。該礦堅持在思維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上下功夫,積極搭建科研技術平臺,完善科研項目“揭榜掛帥”和“大團隊協作”機制,加快“煤矸石充填”“放頂煤煤巖識別”等關鍵技術攻關,全面破解“卡脖子”難題。以“智能巡檢、智能監測、智能檢測”為突破點,加快智能系統建設,積極引進應用智能巡檢機器人等先進設備,降低勞動強度,促進減人提效。持續健全完善創新管理制度,優化創新成果評審機制,加大創新獎勵力度,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使各類人才各得其所、盡展其長,全礦上下創新熱情高漲,創新動能加速釋放。一季度累計收集上報創新項目77項,其中管理創新11項、技術創新9項、崗位創新57項,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高質高效推進。(馮春朋)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