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今年以來,大佛寺礦緊扣“經營管理提升年”主線,深入落實“四種經營理念”,堅持用“緊日子”過“好日子”,將提質增效工作貫穿到安全生產的全過程,滲透到經營管理各環節,不斷激發礦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活力。

“緊”盯安全不放松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只有安全工作做到位,企業高質量發展才能有保障。”該礦始終把安全作為一切工作的前提,深入貫徹落實兩辦《意見》、兩部《條例》及“八條硬措施”等安全新政,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縱深開展本質安全標桿礦井建設和NOSA安健環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嚴格落實“44233”現場安全管理法,按照“十要十忌”要求,實行“每月一專題”隱患排查和“反饋式”隱患分析,全面消除風險隱患。堅持將安全生產標準化提檔升級作為強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嚴格按照“一部門一示范崗”工作要求,創建了支護工、采煤機司機等22個標準化示范崗,進一步夯實了安全生產基礎,獲評陜西省特級煤炭安全高效礦井。

“緊”握考核指揮棒
“我們制定了《經營考核辦法》,按照成本節超額1%-20%全額轉化工資對部門進行剛性考核,并按月兌現,傳導管控壓力、倒逼自主管理,上半年主要變動成本在完成年初計劃的基礎上,較上年同期有了明顯下降。”該礦財務總監、總會計師許根勝介紹。
該礦認真貫徹落實公司“13510”成本管理體系和“135163”降本提質增效體系,堅持向管理要效益,科學用好用活績效考核管理這個“指揮棒”,將成本指標與各級單位薪酬進行掛鉤考核,壓實責任鏈條,提升綜合管理水平。持續完善內部市場化定額、價格等體系,堅持每月召開經營分析會,重點對生產任務、生產成本、材料使用管理、人員工效等通報分析,查找風險點、出血點,從制度和管理層面促進提質、增效、降耗。積極推進“外委”轉“自營”,完成了水處理由“托管”到“自管”的轉變,實現了“長距離定向鉆孔”自主施工,較大程度降低了各項生產成本。堅持以“精煤創效、優品優銷”戰略為導向,以“精耕細作、挖潛創效”為原則,嚴格執行《工作面回收率、含矸率考核管理辦法》、選煤業務“十項考核”制度及“三提三降”工作措施,制定含矸率、回收率考核指標,實行部門、采煤隊、采煤工三級考核,從源頭上提高回收率和煤質。礦井原煤平均含矸率較上年同期降低2.7個百分點,入洗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0%,合計節約外委運營費、材料費、電費等520余萬元。

“緊”抓創新添動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最優解”,推動提質增效必須牢牢抓住技術創新這個“牛鼻子”。
該礦堅持以創新帶動效益增收,深入開展全員創新創效,在工作面設計、巷道布置、支護方式、設備使用等方面持續優化,扎實推進沿空留巷、小煤柱開采、差異化支護技術研究以及超長工作面建設,實施巷道復用等舉措,降低萬噸掘進率和巷道維修量。積極優化洗選工藝,建成投用了重介淺槽分選系統,矸石帶煤量大幅下降,塊煤產率較上年同期增長了5.48個百分點,增加收入近5000萬元。縱深推進“設計+管理”項目、“雙十行動”降本增收、“兩嚴控三優化”等方案實施,持續加大科研項目、創新成果應用力度,制定降本提質增效項目38項,目前已實施30項,累計創效8602.68萬元。
“下半年是抓關鍵、保落實、求突破的關鍵時期,更是決戰決勝全年目標任務的沖刺階段,我們要把路線圖變為施工圖,把任務書變為成績單,從整體上去考量,從效果上去判斷,全力奏好降本‘主旋律’,彈好增效‘合奏曲’,唱好管控‘最強音’。”該礦黨委副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福軍向全員發出動員令。
初心不移,奮斗不止。大佛寺礦將以公司半年工作會精神為指導,錨定全年各項任務目標,以堅定的決心、堅韌的干勁、扎實的行動,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落實,沖刺三季度、決勝下半年,奮力奪取全年工作“滿堂彩”。(馮春朋)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