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首頁 > 生產經營 > 經營管理
【爭做“四個示范”】年創效益216萬!大佛寺礦壓風制氮機余熱利用節盡所“能”
8月份以來,大佛寺礦壓風制氮機余熱利用替代鍋爐項目試運行,到目前為止,累計向礦浴池提供60℃以上熱水13270m3,輸送熱量222.3GJ。
在綠色礦山建設過程中,大佛寺礦積極踐行“雙碳”責任,采用節能環保的先進技術,將過去排放掉的礦井壓風廢熱等潛在資源,變為職工澡堂洗浴熱水的熱源和改善空壓機冷卻效果的新動能。

大佛寺礦菜籽塬風井廣場空壓機站房和制氮機站房共計5臺355kW空壓機(2用3備)和8臺250kW空壓機(4用4備),每天24小時開機,加載率約為80%。以前壓風制氮機運行期間的熱量經冷卻水帶走設備熱量降溫后排至冷卻水池,造成了熱能浪費,壓風制氮機余熱廢棄。
該礦積極實施壓風制氮機余熱利用創新應用,在廠房內加裝了13臺余熱利用機組、1套洗浴熱水循環系統、1套PLC自動控制系統,每天可生產65℃洗浴熱水180t以上。該項目自8月3日開機試運行,截至10月18日,已累計向礦浴池提供60℃以上熱水13270m3,累計熱量222.3GJ,礦井洗浴熱水完全由該系統供應。

據悉,以往職工淋浴熱水是由新泰能源的RTO蓄熱氧化供熱系統供應,系統輸出水溫90℃,造成熱能浪費,每月職工洗浴熱水供應費用高達18萬。
該礦機電管理部經理寧少鋒介紹:“余熱綜合利用項目,不僅符合國家節能環保政策,而且自動化水平比較高。該項目運行后,每年可節省供熱費用200余萬元。”
供熱方式不斷演變,不變的是追求綠色發展的初心。下一步,該礦將持續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與推廣應用,以實際行動為實現“雙碳”目標和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田文龍)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