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巷道激光節點誤差不得超過1毫米,我們的管理精度也要向這個標準看齊!”近日,孟村礦綜掘四隊早班班前會上,該隊負責人的要求擲地有聲,要以“激光式”管理改革重塑戰斗力,讓每個崗位都成為精準發力的光點。

精準賦能,全員淬火。“現在下井就像參加現場教學,這個月我已經記滿了兩本筆記。”新入職員工郝麗平指著工裝口袋里的《崗位技能口袋書》說道。該隊推出的“激光賦能”培訓體系,將原本粗放式的安全培訓升級為精準的“技能光譜分析”,通過崗位能力矩陣評估,為每名員工繪制包含8項核心能力的“技能光譜圖”,針對性地開展“補光”培訓。
在區隊學習室,技術員程向陽正從斷層的形成講解構造帶對掘進工作面的生產影響,隨后觀看了某掘進區隊過構造帶發生的事故警示教育片。“仿佛‘經歷’了冒頂事故,現在支護時總會下意識地觀察頂板。”這種沉浸式培訓使“三違”發生率同比下降30%以上。

上下聯動,光速響應。走進該隊值班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智慧大屏,井下安裝的高清攝像頭幾乎覆蓋了全部的生產區域,作業現場情況、設備運行情況直觀清晰。召開班前會前,大家都會跑到值班室觀看工作面實時影像,同時,為確保信息的準確可靠,跟班隊干會將各環節的重要信息第一時間發至微信群,再由值班隊干負責下一步計劃與安排。
“井下的每一個環節我們都要掌握,這個時間節點井下正在進行幫部錨索張拉作業,過10分鐘左右就要掘進下一排了,現在我必須聯系皮帶隊開啟主運輸系統了。”該隊機電技術大拿張磊峰指著值班室的智慧大屏說道。

動態激勵,聚光成炬。在該隊文化墻上,“星光大道”榜單上閃爍著當月優秀員工的勞作投影。改革后的“激勵體系”打破平均主義,每月提取一定費用設為動態獎勵金,每月由職工代表、班組長和管理人員組成的“三棱鏡評審組”,從安全、創新、協作三個維度進行360度全方位考評。
在這種精準激勵催生的“激光效應”下,該隊檢修班自主研發的“攝像頭導軌式前移方法”斬獲公司“五小”創新一等獎、生產班創下的10米/日高效進尺紀錄保持至今等成效不勝枚舉。同時該隊常態化開展合理化建議收集活動,為職工民主參與區隊管理提供了展現智慧、暢所欲言的平臺,進一步增強了職工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截至目前,該隊干部職工提出的36條合理化建議中,24條已落地生根,轉化為了生產力,創造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王瑜)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