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今年以來,文家坡礦深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創新構建“全員參與、過程管控、循環創效”的降本增效新機制,通過“班組考核精細化、崗位責任具體化、創新創效常態化”三大舉措,用“較真勁兒”密織覆蓋全流程的成本管控網,跑出“質效雙提”加速度。

創新考核機制,擰緊責任“壓力閥”。該礦以深化內部市場化管理為抓手,進一步細化成本考核、強化過程管控、完善激勵機制。在材料費管理方面,創新實施“區隊——班組——個人”三級考核機制,將成本管控觸角延伸至最小作業單元。通過“日清日結”管理模式,每日動態統計材料使用情況,建立電子臺賬,明確用途、數量及使用地點,實時公示并納入績效考核。同步建立材料浪費問責機制,倒逼規范化、標準化作業,使日常材料消耗同比降低3%,全員成本意識顯著增強。

構建循環體系,鍛造資源“永動機”。構建“修復—驗收—復用”全流程物資管理體系,實現廢舊物資“應修盡修、能用盡用”。重點突破關鍵設備再制造技術,綜采隊創新“煤機齒套、刀齒改造修復”技術,通過補焊工藝和耐磨層處理等修復措施,使舊配件煥發“新生機”。截至目前,累計減少購置新配件12.47萬元,修復液壓支架配件、開關設備等865件,節約成本88.39萬元;回收復用管路、輸送帶等物資價值57.18萬元,減少新材料投入17.15萬元。

厚植精益文化,筑牢降本“意識墻”。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該礦微信公眾平臺開設“抓經營 降成本”專欄,結合“四級宣講”,專題展示崗位降本增效案例,講清成本效益賬。開展“金點子”“小妙招”征集活動,以文化“軟實力”激活降本“硬功夫”,20項創新建議轉化為實際效益;制定38項降本增效項目清單,推動成本管控向“主動創效”轉變,區隊庫房變身“創新工作室”,材料領取有了“智能賬本”,精益管理成為全員行動自覺。
如今,從修復后重獲新生的舊零件,到職工們領料時多了本“明白賬”,改造舊配件已成為“新時尚”。下一步,該礦將聚焦“精準考核”和“循環復用”雙提升,在“抓大不放小”上下功夫,拓展物資循環利用途徑,為礦井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佘超)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