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走進文家坡礦百米井下,明亮整潔的行人通道、整齊劃一的標識牌板……走到各掘進工作面,配備桌椅、飲水機的職工休息區和碼放整齊的材料堆放區,吊掛整齊的管路、線纜,各處井然有序、有條有理。
今年以來,文家坡礦緊扣“強安全、精治災、優接續、提質量、增效能、促發展”工作線路,以“管理、裝備、素質、系統”四要素并重為原則,堅持高站位謀劃、嚴要求跟進、強舉措落實,以高水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推動礦井安全發展行穩致遠。
頂層設計化繁為簡
該礦針對性制定《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實施方案》,明確地面+井下9個專班,細化制定201項實施項目,分解標準化創建任務到月度,明確時間節點、任務目標、標準要求、過程管控和考核激勵,繪制作戰圖,跟蹤督辦,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同時,依據新《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考核定級辦法》和《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制定標準化施工圖冊,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詳細講解采煤、掘進、“一通三防”、機電運輸等專業標準化施工標準,讓職工對井下各崗位、各區域標準化創建工作怎么干、干成什么樣一目了然。

“現場作業只需要對照標準化施工圖冊‘依葫蘆畫瓢’即可,里面的高度、寬度等數據在圖上標注得清清楚楚,操作起來簡單便捷,對我們現場作業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該礦機電隊職工拿著配電點標準化施工圖冊說道。
職工按圖操作,讓各項標準落地更加簡單、高效,現如今標準化施工圖冊已成為職工手中不可或缺的“說明書”。
體系建設推動落實
該礦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過程中的好方法、好經驗總結為“11234”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讓各環節環環相扣、上下貫通,逐步實現“崗位達標、專業達標、現場達標、管理達標、企業達標”目標,在這當中,“3555”定置化管理就是生動實踐的具體體現。

在井下各掘進工作面,按照“掘進區、過渡區、精品區”三區劃分,實行分區分段梯次管理,掘進區主抓工程質量,緩沖區主抓待回收材料、支護材料、油脂、配件、工器具材料管理,實現分類定置化碼放,精品區則抓動態保持,實行驗收員、班組長、跟班隊長、業務部門、包保領導對工程質量逐級驗收、逐級負責、逐級追責的“五重”驗收管理機制,采取每旬驗收、通報亮相、月度考核等方式,推動標準化創建實現精細管理、動態達標。一季度該礦建成精品掘進工作面1個、精品硐室1個、精品配電點15個。
該礦正確認識并把握好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與改善職工作業環境的關系,在井下各采掘工作面、變電所等區域著力打造精品職工休息區,讓職工在井下喝上“熱咖啡”,做到勞逸結合,為職工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智”慧賦能提質增效
“看,皮帶巡檢機器人正在巡視主運輸系統皮帶運行情況了。”“是啊,現在有了機器人巡檢可輕松多了。”正在進行檢修作業的兩名皮帶隊職工說道。

該礦堅持以智能化建設助力安全生產標準化取得新成效,通過智能降塵管控平臺,能夠實時監測粉塵濃度、降塵設備運行狀況,實現降塵設備遠程操控,統一設置的降塵點,既規范標準,又減人提效。井下“千眼”視頻監控系統充當著“智能安檢員”,通過監控大屏能夠進行24小時動態監控,有效助力安全行為管控。在調度指揮中心,車輛運輸調度系統實時顯示著井下輔助運輸車輛位置、狀態等信息,便于調度人員進行車輛合理調配,提高運輸效率。同樣,在地面選煤廠集控室,監控人員通過大屏可實時看到正在皮帶上高效運行的智能撿矸機器人,日處理量可達700噸,有效提高作業效率,降低職工勞動強度。
從井下“高速路”建設到職工休息區,從皮帶巡檢機器人到智能撿矸機器人,從井下到地面,文家坡礦正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道路上蹄疾步穩、奮發前行。(李昱慷 彭偉)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