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條例》、兩辦《意見》、三年行動、八條硬措施”主題專欄
今年以來,大佛寺礦堅持以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和“安全生產治理能力提升年”活動為“總綱領”,下足管理細功夫,把牢“責任關”、掌控“思想關”、嚴控“風險關”、抓實“排查關”,全力打好安全主動仗,織牢安全“防護網”,以高水平安全護航礦井高質量發展。

強管理,把牢安全“責任關”。該礦系統梳理、修訂完善了礦領導、部門、區隊、班組、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一崗一清單”559份,制定下發《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考核辦法》,按照“指導+服務+監督”模式,細化過程和環節管理,突出運行機制和責任考核,構建了單位主體、業務保安、安全監管、安全聯保等四大責任保障體系,推進責任落實由事后考核向事前部署轉變,推動全員安全生產責任落實落地。緊密結合實際,修訂完善了覆蓋機電、一通三防、沖擊地壓、地測防治水、人員行為管控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243項,確保安全監管依法依規。同時,以不安全行為專項整治為核心,持續深化“5EME”行為管控機制、全員安全積分考核、安全管控達標創建,實施“5項措施+考核+獎勵”,開展月度量化考核,不斷夯實區隊、業務部門、安監部門三大責任,形成層層反“三違”、人人有責任的綜合治理責任體系。

重宣教,掌控安全“思想關”。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思想上的“破冰”才會有行動上的“突圍”。該礦堅持以人員思想動態為出發點,持續深化安全宣傳教育,加大對兩辦《意見》、“八條硬措施”和《煤礦安全生產條例》等政策法規的宣貫力度,充分利用礦區視頻新聞動態等載體,滾動播放宣傳視頻,在區隊學習室、公告欄張貼宣傳海報150份,為全員編印“口袋書”2300份,發放煤礦安全生產監督舉報卡2500張。同時,扎實開展安全形勢任務教育和“五職礦長”安全宣講,積極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常態化開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三違”人員現身說法、安全生產大家談等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深入解析事故原因,以案為鑒、舉一反三,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理念固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思想上有提升,落實上有行動,擰緊全員思想“安全閥”。

強管控,嚴控安全“風險關”。該礦建立礦井、部門、區隊、班組、崗位五級安全風險“一圖一庫兩清單”,結合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明確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總結形成安全風險“1343”管理體系,確保各類安全風險可防可控。突出對水、火、瓦斯、頂板、沖擊地壓、爆破及機電運輸系統等重大風險的管控,繪制完善安全風險“四色圖”,依托“雙重預防”信息化系統,嚴格落實分級管控責任和措施,切實從源頭上切斷事故因果鏈,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確保礦井安全生產。
除隱患,抓實安全“排查關”。該礦圍繞提高隱患排查整改質量、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形成齊抓共管局面三方面,聚焦影響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共性問題、深層次問題和根源性問題,明確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責任分工,編制了《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整治方案》,從五個方面安排14項工作任務,對照《煤礦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15個方面81項內容,堅持每月由礦井主要負責人牽頭開展一輪排查,每周由各專業部門牽頭開展一輪全系統排查,切實做到責任落實到人、排查不留死角,全面消除安全隱患,夯實安全基礎。(馮春朋)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