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彬長礦業強化管理,苦練“內功”,創新實施“十大價值創造、十個百萬降本增收”行動,全業務全流程增值挖潛,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一季度,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公司煤炭產銷量完成陜西煤業指導計劃的103%,較去年同比增加14.68萬噸,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噸煤成本較陜西煤業考核指標下降10.99元/噸,較去年同比下降27.01元/噸,節支1.58億元,實現增量和降本“雙勝利”。
引智聚力 量身定制“彬長方案”
效益是企業的命脈所在。年初以來,煤市低迷徘徊、煤價低位震蕩、經營形勢嚴峻。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科學利用市場周期調整形成的倒逼機遇,培育鍛造企業贏得未來發展的競爭新優勢,成為彬長礦業應對風險考驗的一項重要舉措。

競爭在市場,競爭力在現場。彬長礦區災害多元復雜、耦合疊加,安全投入多,可控成本占比少,成本管控難度大。
“困難挑戰越大,越要自我加壓、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年初,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白永明要求,要樹立“設計源頭也能節約、技術進步也能降本、管理優化也能補位”的“大成本”理念,積極構建“全員參與、全層級貫穿、全業務覆蓋、全流程融入”的多維度增值挖潛體制機制,激發全員活力,提升企業價值創造能力和經濟效益。

該公司學習借鑒國內優秀企業先進經驗,結合自身實際,確定圍繞“2024年各礦井成本水平在2023年的基礎上顯著下降,各礦井降本增收不少于1000萬元”行動目標,全面實施的“雙十行動”,不是簡單的一項降本增效舉措,而是一種經營戰略,它從企業經營管理的每個業務、每個流程入手,通過崗位價值的創造、流程價值的傳遞、系統價值的聚合、資源價值的增值,匯集起全員創新創效的強大合力。
為扎實推進工作開展,該公司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突出經濟效益和創新理念,重點聚焦“管理降本、科技降本、資產提質、材料降耗、電力降本、煤質創效、設備運行、優員創效、政策創效、全員創新”十個方面,制定措施,明確目標,以點帶面,統籌推進,將增效“賬單”與挖潛單位、項目責任人一一對接,最大限度地挖掘各單位、各崗位內在潛力和價值,為企業穩增長注入新動能。
創新驅動 降本增收全面發力
如果將該公司“雙十行動”比作一部龐大的機器,那么,創新創效則堪稱一支“潤滑劑”,無聲無息地滲透到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釋放著全員、全系統發現價值、創造價值的無窮創新力和創造力。

“自采用‘2+3+N’放煤新工藝后,采煤工作面頂煤回收率提高2%,原煤含矸率降低3%,煤炭資源回收增加4.61萬噸,礦井實現增收2400萬元。”該公司孟村礦生產技術部經理白楊說。
年初以來,孟村礦聚焦科技降本實施價值創造,以放煤工藝優化和放煤管理創新為抓手,在實踐中總結形成了特厚煤層“2+3+N”放煤新工藝,徹底解決了沖擊地壓礦井堅硬頂煤冒放性差的難題,有效提升了工作面頂煤回收率。
設計一條線、筆下千萬金,設計上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該公司“雙十行動”的“科技降本”價值創造,重點圍繞設計優化、設備選型優化、一優三減和三優兩提高、四化提效等方面,加強雙超長工作面、支護參數優化等新技術工藝的推廣應用,提升頂煤回收率,降低萬噸掘進率,提升掘進回采工效,壓降巷道維修費用。
“自主維修ZDY6500鉆機2臺,ZDY4000鉆機1臺,不僅節省維修費用56.5萬元,還能使職工熟練掌握鉆機構造原理,全面提升礦井對大型關鍵設備的自主檢修水平。”該公司小莊礦防沖隊技術員武亮介紹。
一季度,修舊利廢入庫427.68萬元,回收復用材料132.18萬元……面對越來越小的降耗空間,繼續把思路停留在“省”字上已經很難滿足實際需求,為此,小莊礦從推進關鍵設備自主維修、常用配件材料修舊利廢等方面推動降本增收往深里走實里走。
該公司“雙十行動”的“資產提質”價值創造,重點加強閑置資產、廢舊物資的清倉利庫和盤活處置,堅持做到“能復用的不報廢、能調劑的不購置、能再制造的不新購”,綜合運用閑置資產置換和調劑、廢舊設備再制造、市場化出售等方式,充分挖掘閑置、廢舊資產剩余價值,推動提高資產質量和使用效益。
3月29日,一列滿載3300噸高爐噴吹洗精煤的列車在小莊礦完成裝車,從礦區鐵路專用線緩緩駛出,發往湖南鋼鐵集團。
“今年前3個月,公司強化銷售增值創收,拓展塊煤增產增銷路徑,銷量完成基本指標的124.21%,增收2億元;優化產品銷售結構,完成中長協非電力混煤鐵路發運112.89萬噸,增收2.01億元;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開發冶金用高爐噴吹煤市場,發運高爐噴吹煤4.61萬噸,增收1335萬元。”該公司銷售洗選部經理孟林說。
該公司通過大力實施“精煤創效、優品優銷”戰略,重點圍繞提高原煤質量、提高商品煤發熱量、減少矸石產率、降低矸石帶煤率、降低煤泥發熱量等方面,加強井上下煤質管控和選煤業務整治提升的“雙十行動”的“煤質創效”價值創造,大力提升煤炭產品附加值。(彎桂清)



 陜公網安備 61040202000465號
陜公網安備 610402020004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