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春天的彬長,生機勃發,活力奔涌。從生產礦井到輔助單位,從采掘頭面到運輸系統,從機修車間到項目工地,處處涌動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熱潮。
4月11日,在這個普通的日子發生的兩個事件,對于陜煤彬長礦業而言,注定是又一個創新實踐落地落實,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

煤炭產供銷價值鏈智慧聯動
當日9時,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主辦的煤炭企業管理創新大講壇(第62期),重磅推出“彬長礦業煤炭產供銷價值鏈智慧聯動管理模式構建與應用”專題講座,彬長礦業在全國煤礦首創的產供銷價值鏈智慧聯動模式引發各界關注。
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是核心要素。這一點,彬長礦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白永明深深認同并帶領企業不斷踐行,及時將企業的創新成果應用到生產實踐、企業發展之中。
“彬長礦業煤炭產供銷價值鏈智慧聯動管理模式,集成生產、供應、銷售、財務等業務系統數據,重構業務流程,促進產銷聯動、采供聯動、業財融合,將企業戰略目標分解落實到業務管理層面,為制定戰略規劃、實施戰略投資管理、執行戰略評價、推動體系化經營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實現數據向業務價值轉化,提升生產經營管理的數字化、標準化、智慧化水平。”彬長礦業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焦小年在大講壇主題演講中,系統闡述該模式“安全管控有抓手、生產效率穩提升、降本增效有途徑、經營管理決策準”的總體目標和實施路徑。
該模式以“一軸兩翼四中心”為主線,利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構建精益管控之軸,依托安全保障、技術保障兩翼之力,建立礦端數據、業務輔助、公司級大數據、智能應用四大中心,構建“采掘智能輔助設計、采供聯動、產銷聯動、礦井規劃接續分析、定額管理、預算管理”六大業務模塊和生產一張圖、安全一把鎖、設備一顆芯、供應一套碼、運銷一條鏈、員工一覽表、資金一個池、經營一盤棋“八個一”數字場景應用。
2023年12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2023年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評選結果,彬長礦業煤炭產供銷價值鏈智慧聯動管理模式構建與應用獲評煤炭行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該模式自2022年8月實施以來,彬長礦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穩步提升,企業發展態勢和經濟運行質量持續向好。2023年,彬長礦業煤炭產銷量、營業收入、利潤等多項經濟指標超額完成陜煤集團指導計劃,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今年一季度,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彬長礦業煤炭產銷量完成陜西煤業指導計劃的103%,較去年同比增加14.68萬噸,創歷史新高;噸煤成本較陜西煤業考核指標下降10.99元/噸,較去年同比下降27.01元/噸,奪取增量和降本“雙勝利”,實現首季“開門紅”。

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當今,中國的能源結構與供需關系決定了必須大力倡導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對于未來的煤炭清潔化改造藍圖,彬長礦業已經率先行動。
“省發改委已將彬長CFB示范項目一號機組作為夏季調峰的主要力量,要將項目建設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確保項目順利運行。”當日,在彬長礦業CFB示范項目建設推進會上,白永明要求,緊抓安全,全力以赴,統籌協調,周密安排,確保5月底完成168小時試運行且并網發電。
4月的彬長礦區,百花爭妍,草木繁盛。最美人間四月天,項目建設好時節。在CFB示范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熱火朝天,工人們加緊建設,汽機房封閉完成、鍋爐水壓試驗完成、鋼結構間冷塔順利到頂、化學水處理系統機務設備安裝完成、脫硫除塵系統全線貫通、一號機組烘爐圓滿成功。
今年以來,彬長礦業借力陜煤集團項目建設“八個有之”和經濟合同管理“十個不規范”專項整治活動,把項目建設作為積蓄發展動能、增強發展后勁的重要抓手,在確保煤炭主業“穩量、增量”的同時,堅持“優設計+控概算+抓合規+提進度+強質量”一體推進,拉滿項目建設“進度條”。
彬長礦業CFB示范項目是今年陜西省、陜煤集團和彬長礦業的重點項目,項目寄托著彬長礦業壯大“煤、電、氣、路”協同發展產業格局的期望愿景,肩負著打造彬長礦區黃河流域多能互補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的責任擔當。
“1號機組投產后,年發電量約28億度,實現年銷售收入10億元,可清潔轉化煤泥、煤矸石等工業廢棄物約100萬噸,消納煤礦疏干水80余萬噸,實現向彬州市城區供熱600萬GJ。” 彬長礦業發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賀峰說。
該項目是科技部和國家能源局批復的科技和電力“雙示范”項目,采用世界首臺660MW超超臨界簡約節能M型流化床鍋爐。該項目的建設,將有效鞏固我國在CFB發電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進一步提高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水平。
一個企業選擇什么樣的發展理念,就有什么樣的發展狀態。近年來,彬長礦業在產業布局、災害治理、生產經營、項目建設、服務民生等方面,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符合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力頻頻落地。向“新”而行、以“質”致遠,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描繪著彬長打造復雜地質條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業的“新圖景”。(彎桂清)



 陜公網安備 61040202000465號
陜公網安備 610402020004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