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創新彬長,捷報頻傳。近日,彬長礦業“煤巖采動能量——裂隙聯動演化與卸壓瓦斯高效抽采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煤機裝備修復再制造自潤滑涂層關鍵制備技術及應用項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二等獎;17項成果獲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獎,占陜煤集團此次獲獎總數的近四分之一……4月的彬長礦業,創新潮涌,處處澎湃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勃勃生機。
牽住科技創新“牛鼻子” 下好發展新質生產力先手棋
“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彬長礦業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加快“卡脖子”難題技術攻關,加速培育和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催生了一批來自彬長實踐、彰顯彬長特色的原創性成果,讓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新機制提速提效。今年以來,彬長礦業聚焦科技前沿,優化完善科技管理與技術創新機制,推行“揭榜掛帥”和自主創新鼓勵激勵機制,激發全員創新活力,強化科研項目領導帶頭負責、公司與二級單位分級負責和項目團隊負責制,做優重點科研項目“里程碑式”管理和階段性評價,借助“兩個科研工作站+一個研發中心”的平臺和人才優勢,狠抓科研攻關。一季度完成5個科研項目研究內容,確定了2024年15個新增科研項目、8個“揭榜掛帥”項目,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3項,發表學術論文17篇、核心期刊6篇,完成技術創新競技臺項目評審66項。新機制的推行,優化了科研項目管理和評價體系,而且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更充分、更高效地在生產現場落地生根。
新成果競相迸發。“厚煤層瓦斯原位降消與均勻化解危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示范”等2個科研項目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煤礦堅硬厚層頂板先壓后采治理沖擊地壓關鍵技術”等科研成果通過權威機構鑒定,4 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6 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 項分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二等獎;積極開展“五小”創新、“三小一練”等群眾性創新活動,30余個職工技術創新項目榮獲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成果獎、陜西省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獎……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的取得,充分彰顯了企業的創新實力,更為煤炭行業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彬長礦業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未來改變彬長面貌的根本大計,精準發力、重點突破,以新質生產力引領發展的格局加速形成,推動“科創彬長”建設邁上新臺階。
用好管理創新“指揮棒” 打好發展新質生產力主動仗
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要求企業組織具備持續改進的能力。在管理創新方面,彬長礦業同樣展現出卓越的能力,近年來在陜煤集團“奮進者”文化統領下,彬長礦業形成了特有的“創變”企業文化,以奮進者為本,以創新為支撐,以變革為動力,通過“理念之變”引領“管理之變”,超前思考、超前布局,快人一步、領先一招,推動管理創新,主動應對新時代下的生產力變革和發展挑戰。
新模式激發新動能。今年,彬長礦業緊緊圍繞經營管理提升年“主脈絡”,錨定“強安全、精治災、優接續、提質量、增效能、促發展”的“主線路”,發力“十大提質提效行動”,進一步深化“111255”對標工作模式、“13510”成本管控模式、煤質“三提三降”管理模式、“111263”審計品牌等,扎實開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清單化、項目化、臺賬化推動9個方面35項重點任務落實,今年計劃完成70%以上的總體改革任務,大力實施《建設復雜條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業行動方案》,奮力把復雜地質條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業建設推向新階段。“復雜條件下大型煤炭企業轉型發展模式”等2項創新成果進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標桿模式、標桿案例榜單,“煤炭產供銷價值鏈智慧聯動管理模式構建與應用”項目獲煤炭行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公司獲評陜煤集團“創新發展優秀企業”。通過構建高質高效運營模式,大幅提升了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匯聚了新動能。
新體系催生新活力。一方面做優考核體系,以陜煤集團“兩利六率”經營指標體系為基準,按照“在指標數量上做加法、在模塊維度上做優化”的思路,全面對部門量化考核指標、單位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工資結算考核指標等進行結構性調整和系統性優化,強化分類分層考核,真正實現了“干得好不好、指標說了算,收入多與少、業績說了算”。深化內部市場化管理,做優二、三級市場,“多勞多得、能者多得”的差異化分配導向更加鮮明。另一方面,持續落地以戰略成本、制度成本、企業成本、產品成本管理為核心的“大成本”分級管理體系,成本與部門、單位、關鍵人掛鉤考核,創新實施“十大價值創造、十個百萬降本增收”行動,全業務全流程增值挖潛,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一季度,噸煤成本較陜西煤業考核指標下降10.99元/噸,較去年同比下降27.01元/噸,節支1.58億元。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篇凝“新”聚力的大文章,彬長礦業將堅持扭住創新“衣領子”,厚植發展底蘊,不斷開辟新賽道、增強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拓展新空間,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躍升。(徐超)



 陜公網安備 61040202000465號
陜公網安備 610402020004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