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人心。今年以來,彬長礦業孟村礦堅持把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職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的具體行動,深化“為職工辦實事”長效機制,用“兩減一增一仲裁”四件民生實事讓干部職工感受“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溫暖。

近日,長武地區連日降雨,空氣里微微透著些許寒氣,但是孟村礦的健身房卻散發著蓬勃熱氣。動感單車飛速運轉、啞鈴上下晃動……每個人都在專注地運動著,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快樂和愉悅。
為了激發職工的運動熱情,該礦找到體重管理正確的“打開方式”,開展“健康賦能 輕贏未來”職工體質管理活動,組織符合條件的職工進行健康體檢,詳細記錄職工的健康信息,并建立專屬健康檔案。同時,職工餐廳也同步推出低脂、低鹽、低糖的健康餐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健康食材的供應比例。
在此基礎上,該礦還聘請了專業健身教練,為參與活動的職工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包含了慢跑、騎行、太極拳等多種運動方式,并設立運動打卡群,職工每天在群內分享運動照片及運動數據,互相監督、鼓勵。
“我原本體型偏胖,在參與體質管理活動后,體重減下去5公斤,身體負擔小了,開始享‘瘦’美好生活。”職工小劉笑著說起運動帶給他的收獲。
“瘦身行動”不僅僅要減體重,也要全力為基層減負賦能,讓各單位“輕裝上陣”。

以往一線職工反映“學習像趕集”,學得急急忙忙,學完就忘記,既耗費精力又效果不佳。今年,孟村礦明確將“提質減負”作為培訓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讓大家從“被動學”轉向“主動練”,把時間和精力聚焦到崗位實戰上。
針對現場培訓需求“摸不準”、培訓時間長、消耗職工精力等問題,該礦從計劃提報、培訓組織、日常學練等方面明確各單位的培訓具體工作,解決對職工培訓要求掌握不全面、組織不到位的問題。同時,規范區隊周三學習及班前會學習內容,確保培訓內容精準聚焦“剛需”。
日常學習不組織考試,采用“隨機抽問”方式,把精力放在實操演練上,將周三學習時間減少1小時,對崗位競賽、技能比武取得優異成績的職工,不僅有豐富的獎勵,還可以免學、免抽考,真正讓“學習減負”看得見、摸得著,激發職工學習積極性。
工作的半邊天,家里的多面手,煥然一新的家離不開辛勤付出的她。今年以來,該礦不少女職工呼吁“雙休”制度,為進一步提升職工幸福指數,6月份開始,該礦執行女職工“周末雙休制”。這一制度猶如一場及時雨,多名女職工表示:“孩子還小,離不開我的陪伴,現在好了,周末能夠雙休,我有更多時間去陪陪孩子了,同時也能陪父母聊聊天,感覺生活更加充實和幸福了。”

年初,該礦成立“三違”仲裁小組,成員包括安全部、業務部門和工會、紀委負責人,主要任務是對“三違”認定中可能存在的爭議問題進行分析和綜合評定,以確保處罰的公正性,并杜絕認定過程中的隨意性,給職工一個能說理、敢講理的地方。
“當時視頻監控不清晰,安監員看見我是在敲幫問頂,但實際我是在敲擊右頂部肩窩位置的網片,這個‘三違’我覺得不能這么認定。”職工李勇剛到“三違”仲裁辦公室便說出了自己的“冤屈”,經過“據理力爭”和重新評定仲裁,仲裁小組成員結合雙方所講述的情況,依照相關制度進行了仲裁,最終裁定取消此次“三違”。
二季度,該礦累計處理“三違”申訴7人次,其中2起“三違”不成立,撤銷處罰,1起“三違”降級處罰,4起“三違”屬實。職工們高興地說:“以前算不算違章,全憑安監員判定,有時候免不了心里不服氣。現在可好了,我能維權,一切以制度說話,心里敞亮多了。”
“兩減一增一仲裁”是孟村礦想職工之所想、行職工之所盼,用實際行動回應職工心聲的生動縮影,從“聽到心里”到“落在實處”,把“職工之盼”變成了“職工之贊”,讓民生實事不再是冰冷的任務清單,而是職工嘴角的笑意、歸家時的安心。(李明 郝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