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今年以來,彬長礦業大佛寺礦堅持以人才為引擎,通過立體化宣傳造勢、重獎技術精英、構建全周期培養體系三大舉措,打造技能人才成長生態鏈,點燃人才強企“三把火”。

第一把火:讓技能之光“破圈”閃耀
近日,在彬長礦業大佛寺礦4號聯建樓一樓大廳,5名“彬長杯”技能競賽冠軍的巨幅海報引人駐足。這些扎根煤海的“技術明星”不再藏身幕后。程振平在井下檢修設備時的“火眼金睛”、焦鵬鵬攻克液壓支架故障的“絕活秘籍”,通過“素質興安”抖音號的短視頻躍入職工視野。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VR實操實驗室里,青年技工們正戴著VR眼鏡“穿越”到千尺井下,與虛擬設備親密互動。“以前學技術靠師傅帶,現在打開手機就能看技能大師直播拆解設備故障。”90后綜采維修電工王兆鵬邊操作虛擬液壓閥組邊感慨。

第二把火:讓技術含金量“看得見摸得著”
“老程,5000元的獎金夠買臺新手機啦!”該礦2025年“兩優一先”表彰大會、職業技能競賽表彰會結束后,信息中心辦公室內熱鬧非凡。該礦打破傳統分配機制,以真金白銀兌現人才價值,對在第十六屆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第四屆“彬長杯”職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進行重復獎勵,而這僅僅是“技術變現”的序章。在“揭榜掛帥”創新擂臺上,青年創客白玉龍帶領團隊研發的“創新成果《綜放工作面溜子上竄下滑控制技術》榮獲陜西省第五屆科技獎銀獎”,獲得2000元攻關獎金,創新成果在全礦區推廣應用。

第三把火:構建人才成長“熱帶雨林”
走進彬長礦業大佛寺礦培訓中心,“技能筑基、文化鑄魂、科技賦能”的標語下,一大批青年職工在這里加足馬力“充電蓄能”。該礦制定《全員素質提升考核實施方案》,構建“全員覆蓋、分層推進、動態優化”的立體化考核機制。圍繞“學歷、職稱、技能等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四大維度精準施策,通過設立學歷提升專項補貼、職稱晉升綠色通道、技能等級及注安師激勵等配套政策,推動人才結構持續優化。借助“技能大師微課堂+全員安全培訓考試+崗位實操輪訓”,持續強化技能操作人員業務培訓。42歲的巷修隊副隊長孫增奇在“學歷+技能”培訓班燈光下捧著《采礦工程》的場景,成為區隊職工津津樂道的“勵志風景”。目前,該礦中級工以上人員占比突破55%,相當于每兩名職工中就有一人持有“技術身份證”。
該礦持續優化“沃土計劃”,深化“以賽促學、以創促效”機制,讓人才引擎持續轟鳴。正如礦長王福軍在職工代表大會上所說:“我們要讓每個技術工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高光時刻’,讓技能報礦成為最炫的青春底色。”(田文龍 楊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