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今年以來,孟村礦以采空區防滅火管理為核心,深入推行“分級管控、監測預警、綜合防治”的防滅火工作理念,通過不斷強化密閉墻及采空區防滅火管理,進一步織密礦井“防火網”,為實現“零發火”目標提供了堅實保障。

閉墻巡查管理“碼上見效”。該礦基于在線共享文檔平臺,對井下所有密閉墻設置了二維碼巡查點,并建立預設公式表格,火區觀察員只需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將每班檢查的CO、CO2、O2、CH4等數據輸入表格內,即可自動生成密閉墻內氣體變化曲線及分析結果。同時,系統還能結合不同數據的臨界值自動進行顏色預警,實現了采空區及密閉墻巡查數據的實時更新、實時上傳、精準分析和共同監督。

火災預警系統“實時監測”。為實現采空區密閉墻內各類指標性氣體動態監測和隱患識別,該礦引進了礦井火災智能監測預警系統。該系統由無線傳感器、無線傳輸網絡、計算機、數據庫、云網絡等組成,能夠實時采集CO、CO2、O2、CH4、溫度等7種煤自燃預兆信息,自動判斷監測區域火災危險程度,并實時上傳監測數據信息,實現井上軟件與井下信息互通、實時監測報警,進一步夯實了礦井防滅火安全根基。
四級網格化巡查“立體管理”。該礦大力實行礦領導、部門、區隊、班組“四級”網格化巡查管理模式,明確監管人、檢查方式、檢查周期和考核規定,落實整改內容、措施、期限及責任人,動態掌握密閉墻安全狀況,實現閉環管理,形成了“全覆蓋、無死角”的網格化巡查管理體系,有效防范并及時消除了自然發火隱患。

氣體日常分析“精準管控”。為隨時掌握采空區及密閉墻內指標性氣體變化情況,該礦結合人工檢查、束管分析、監測監控等數據,對采空區密閉墻內O2、CO、CH4等指標性氣體和R值進行每日分析,繪制多參數曲線,實現了動態監察全覆蓋,確保密閉墻內氣體穩定。
下一步,該礦將融合現有束管監測預警、安全監控預報等系統,兼顧高冒點和風橋立交管理,嚴格落實各項防滅火措施,做到超前預防、精準防治,努力實現礦井“零發火”目標。(宇文琦 王向陽)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