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首頁 > 生產經營 > 科技創新
孟村礦順利完成403109工作面回風巷短孔水力壓裂試驗
近日,孟村礦順利完成403109工作面回風巷短孔水力壓裂試驗,有效解決了傳統頂板預裂爆破可能引發的瓦斯超限風險,標志著礦井在沖擊地壓防治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

攻堅克難,技術創新解難題。403109工作面作為403盤區首采面,在回采期間面臨堅硬頂板帶來的強礦壓威脅,傳統頂板爆破卸壓鉆孔與瓦斯抽放孔串孔,爆破作業存在瓦斯及CO超限隱患。為解決這一弊端,該礦首次采用頂板水力壓裂技術,通過高壓水定向壓裂頂板巖層,實現頂板弱化與應力釋放,有效降低臨空巷道應力水平,規避爆破作業安全風險。
試驗期間,施工團隊精準布設鉆孔,采用雙孔組設計(回采側與煤柱側),每孔設計壓裂3段,每段間隔6米,單段壓裂時長30分鐘,確保頂板均勻弱化。同時,引入CMS-4500/55型液壓鉆機與BYW50-1000B壓裂泵組,通過遠程操控與實時監測系統,實現施工全程智能化、精準化。

協同作戰,高效推進顯擔當。面對施工周期長、技術要求高、安全難度大等挑戰,該礦采取三班輪班作業不間斷推進,并要求跟班人員全程駐守現場,協調設備運輸、技術調試與應急響應工作,嚴格監督重點領域與關鍵環節,確保壓裂參數與設計精準匹配。同時,緊盯頂板管理、設備運輸、瓦斯監測、視頻監控等16項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嚴格執行“警戒撤人”“停電掛牌”等制度,確保施工作業安全。
“與傳統爆破工藝相比,該水力壓裂工程預計可節約炸藥28454公斤、雷管936發、封孔材料31200公斤,縮減成本支出180余萬元。”該礦防沖隊負責人王強介紹。
經實測數據顯示,壓裂后頂板應力集中區域顯著減少,巷道圍巖穩定性明顯增強,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可靠保障。下一步,該礦將緊緊圍繞“零”沖擊目標,持續優化完善相關技術參數,為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夯實根基。(穆忠亮 王童)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