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今年以來,胡家河礦堅持科技興企、人才強企戰略,不斷在技術突破、管理革新、人才培育等領域探索攻堅,全面激活創新“引擎”,精準破解發展瓶頸,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

強化科技創新 鍛造發展“硬核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該礦緊扣“123775”科技創新工作思路,以“體系建設、共享交換、均衡發展、集群融合、常態運行”為主線,先后完成綜合自動化平臺擴容、網絡安全防御設備部署、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集控系統改造等項目建設,并積極引進超聲輔助水力壓裂、自動風門等前沿技術設備,加快圍巖主動控制、全自動鉆錨支護、頂板礦壓監測、綠色低碳、智能采掘、智能監測監控等關鍵技術的研發與落地應用,全力攻克制約生產的“卡脖子”難題。
與此同時,該礦持續加大科研投入,深化與中國礦業大學、西安科技大學、中煤科工集團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聯合研發適配礦井復雜地質條件的專項技術,推動礦井生產向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方向邁進。截至目前,共計授權實用新型專利7項,發表科技論文15篇。

深化管理創新 激活增效“動力源”
該礦以“13510”安全管理體系為抓手,扎實推進NOSA安健環與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深度融合,實施崗位本質安全環境創建、嚴規范反“三違”、井上下全域標準化“三大提升工程”,構建起“井下精細化、地面規范化、作業標準化”的管理模式,有力保障礦井安全形勢持續平穩有序。創新實行“兩周三查”總經理月度專項排查工作機制,開展網格化、地毯式隱患排查整治,實現自查隱患數量精準管控、質量顯著提升,同類隱患發生率較往期下降32.3%。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智能化建設深度融合,全面推進數據互聯互通、信息實時共享、智能分析判斷、風險預警預測,實現了“減員、提效、增安”的目標。
深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聚焦嚴控成本、挖潛創效,通過加大閑置資產盤活力度、優化投資支出結構、推進節能降耗等系列舉措,梳理形成了26項可落地、可量化的舉措,截至8月底降低成本1217萬元,增加效益1712萬元。

優化人才培養 筑牢創新“蓄水池”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人才則是創新的源泉。該礦以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為導向,積極踐行“黨建引領、人才驅動”的科技人才培養、選拔、晉升機制,充分依托職工實操培訓中心、學歷+技能“雙提升”工程、崗位技術比武、職業技能鑒定等多元化載體,構建“業務大培訓強基礎、崗位大練兵提技能、素質大提升促發展”的人才培養新體系,助力職工安全意識與業務能力同步提升。截至目前,礦井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達59.3%,取得職稱或技能等級認證人員占比達77.2%,其中高級職稱36人、中級職稱73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39.8%,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
同步修訂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大幅提高科技創新工作獎勵標準,定期對優秀科技創新項目、突出科技創新人才進行表彰獎勵,讓科技創新人才“有位子、有面子、有榮譽、有收益”,推動群眾性創新在礦區蔚然成風。深化技術人員、技能人員積分考核評價工作,實行“一人一表、一人一檔、全程跟蹤”的精細化管理模式,開展全流程量化考核,有效激發人才隊伍活力,促使更多優秀人才競相涌現,為礦井發展凝聚起磅礴力量。
下一步,該礦將持續堅定不移地走創新發展之路,不斷加大創新投入,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務實的舉措,為彬長集團打造復雜地質條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業貢獻胡礦力量。(田磊)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