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編者按: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戰略性、方向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八姆N經營理念”作為集團“奮進者”文化體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與踐行,反映了集團20余年來發展實踐的深厚積淀,深化了對經營管理的規律性認識,順應了應對煤炭經濟下行的現實需要。
為推動“四種經營理念”走深走實,貫穿在各單位、各部門、各區隊、各車間、各班組工作開展的全過程、各環節,按照集團有關要求,公司擬在4月至10月,分階段、分主題組織開展“四種經營理念”大討論活動,旨在帶動公司上下堅持問題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務實創新、實干擔當,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以戰略定力應對市場變量、以行動落實促進提質增效,奮力書寫彬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開設“‘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陸續刊發公司兩級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等干部職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充分展現公司各條戰線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獲,大力營造“爭做四個示范,創建一流企業”的濃厚氛圍。
以市場為引領 以價值為導向 推動生產運營與市場需求深度融合
小莊礦總會計師 李勃
財務數據是經營活動的“晴雨表”,從中能清晰地看到生產與市場脫節帶來的問題。將營銷思維融入生產,是礦井提質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一、深刻領會營銷思維,重塑“生產價值”理念。
傳統生產思維側重于產量、成本和安全,這是基礎。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若生產僅關注“產出”而忽視“為誰產”“產何物”“市場是否需求”,則易陷入“生產性浪費”陷阱,導致“增產不增收”。
營銷思維的核心是市場需求導向與客戶價值創造。它要求生產環節從封閉體系轉向開放的價值鏈核心,其始末均與市場同頻共振。
從“成本觀”轉向“價值觀”。我們核算噸煤成本,但更需思考客戶如何定義我們產品的價值?是熱值、硫分,還是穩定供應、靈活交付或特定粒度?不同客戶(電廠、鋼廠、化工廠等)需求各異,生產組織應從“我們能生產什么”轉向“客戶需要什么我們就優化生產什么”,實現從“成本中心”到“價值創造中心”的理念升級。
從“數量觀”轉向“效益觀”。收入是銷量與價格的乘積。若生產一味追求產量,忽視市場需求結構與價格變化波動,可能導致優質煤賣不出高價,或劣質煤滯銷。以營銷思維抓生產,就是將市場需求信號,特別是產品結構、質量標準信號,前置到生產源頭,從源頭著手思考,追求產量與效益的統一。
二、精準剖析現存問題,以營銷思維尋求突破。
從財務數據與管理實踐看,當前生產與市場對接主要存在生產計劃與市場動態脫節、質量控制與客戶需求偏差、效率提升未對標市場競爭等問題,改進思路為:
強化產銷協同。建立生產、銷售、財務定期會商機制。銷售提供清晰市場預測與客戶需求,生產制定彈性計劃,財務進行成本效益評估,讓市場訂單與價格趨勢更直接地引導生產調度。
推行價值導向的質量管理。將客戶質量要求精準嵌入生產質控流程,對能帶來溢價的高端需求,優先保障、重點監控。建立質量成本分析機制,顯性化因質量不達標的損失,倒逼生產追求符合市場的“適用質量”。
優化“價值流”效率。關注從掘進到發運全流程的效率和響應速度,辨識創造客戶價值的環節與浪費,通過優化工藝與管理,減少非增值活動,提升整體價值鏈效能。
三、借鑒典型案例,轉換生產管理范式
定制化生產與品牌建設。部分先進礦井針對高端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依據客戶爐型與環保要求,精確控制洗選加工,形成穩定、特有的產品指標甚至注冊品牌。這使其擺脫同質化競爭,獲得高溢價與客戶忠誠度,背后是生產系統的高度柔性化與精細化控制能力。
我們正積極探索以市場需求倒逼生產組織優化的路徑。在實踐中嘗試建立快速響應市場的小批量、多批次生產模式,旨在精準抓住市場出現的短期價格機遇。當某類品種煤需求旺盛、出現高價窗口時,我們便迅速調整生產與洗選方案,集中力量組織生產。這種模式雖可能帶來部分調度與轉換成本的增加,但其核心在于通過“以價補量、以快取勝”,實現整體收益的顯著提升。這一點,我們今年在塊煤、精煤銷售上得到了有力印證:1-9月份,塊煤計劃為52.5萬噸,實際完成80.77萬噸,精煤計劃37.53萬噸,實際完成38.55萬噸,因銷量好、價格高、供不應求,直接創效2425.76萬元。這正是生產計劃融入市場信號進行動態調整、精準發力所取得的成果。
與此同時,數據驅動產銷決策是支撐上述優化的關鍵。我們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生產、銷售與財務數據,致力于構建分析模型,以尋找產品結構、質量等級與經濟效益的最佳匹配點。例如,在精煤生產上,數據指導我們更加精準地控制產量與質量平衡,1-9月份精煤計劃37.53萬噸,實際完成38.55萬噸,平穩高效地完成了計劃,并創收188.16萬元。這套數據驅動的方法,正持續指導著我們選擇最優生產方案,為實現公司整體效益最大化提供核心支撐。
將營銷思維深度融入生產,是一場深刻的經營管理變革。它要求我們打破部門墻,構建以客戶需求為起點、價值創造為核心、財務效益為落腳點的協同機制。財務部門將積極轉型,不僅是核算監督者,更要成為業務伙伴,通過數據分析,為生產對接市場提供精準決策支持,共同推動公司從“生產導向”向“市場與客戶導向”升級,持續增強小莊礦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