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為全面落實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要求,今年以來,鐵運分公司以“制度筑基、流程提效、全員共治”為核心,聚焦臺賬管理、出入庫流程及長效保障機制三大板塊,系統推進危廢管理標準化建設,形成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制度筑基:織密危廢管控“安全網”
分公司嚴格對標《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指標》,結合車站(間)日常工作中危廢產生,具有產生頻次高、種類多樣等特點,開展制度體系的系統性重構。對標對表同類型優秀車間的先進經驗,創新建立“一廢一檔”臺賬,細致劃分危廢類別。依據危廢種類,將出入庫臺賬分為廢電池、廢電路板、廢棄絕緣油等7大類,每類新增名稱、出(入)庫批次編碼、危險廢物代碼、儲存設施編碼、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名稱等6項明細目錄。同時,修訂完善4項核心制度,打造覆蓋全流程的“制度工具箱”。在出入庫管理方面,推行“三定三專”模式(定人、定時、定點;專區存儲、專員核查、全程監控),有效提升危廢流轉效率與規范性。

安防升級:硬件賦能筑牢危廢管理屏障
考慮到危廢貯存的高風險性,分公司實施“人防+技防+物防”三防融合升級工程,借助“硬件革新+數字賦能”雙輪驅動,筑牢安全管理防線。在危廢庫房入口安裝1套人體靜電釋放儀,作業人員入庫前必須完成“觸控-檢測”流程,確保操作過程中靜電完全釋放,消除潛在的火花隱患。運用二維碼賦碼技術搭建危廢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統,為7大類危廢生成專屬數字身份證,有效通過手持終端掃描二維碼,可實時獲取危廢名稱、危廢代碼、產生時間等15項核心信息,達成“來源可追溯、狀態可監控、風險可預警”的數字化管理目標。同時,按照“5分鐘響應圈”標準,在核心區域配備微型消防站、消防沙以及滅火器,并結合季度“盲演式”消防實訓,實現8分鐘內快速控制初期火情。此外,在貯存場所增設煙霧報警傳感器,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能及時發出預警,大幅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下一步,分公司以標準化建設為切入點,通過制度創新、流程優化與數字賦能的深度融合,構建起“源頭精準分類-過程智慧監管-風險立體防控”的危廢管理閉環體系,進一步推動危廢臺賬動態化、出入庫流程可視化、安防響應智能化的管理升級,形成可量化的制度成果、可復制的技術路徑、可持續的保障機制,促進危廢治理再上新臺階。(胡新)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