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在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人才是企業穩健前行的核心引擎。文家坡發電公司深諳“人才興則企業興”的道理,始終將人才培養置于戰略高度,打破“單一班組培訓”的局限,構建起覆蓋全公司、貫穿員工成長全周期的培訓體系。

“全員賦能”破局限,從“單點閃光”到“全域燎原”。“以前總覺得培訓是班組內的‘小圈子學習’,現在公司統籌的培訓,能聽到不同崗位、不同經驗前輩的分享,收獲比以前多太多了!”剛參加完“跨崗位技能交流營”的青年職工小王,拿著滿滿幾頁筆記感慨道。文家坡發電公司摒棄“僅聚焦單一班組”的培訓模式,立足全公司發展需求,打造“橫向覆蓋各部門、縱向貫穿老中青”的培訓網絡。
針對一線運行人員,公司定期開展“機組實操大練兵”,將課堂搬到生產現場,由經驗豐富的老值班員、技術骨干擔任講師,圍繞“主汽溫度精準調控”“突發事故應急處置”等核心課題,通過“現場演示+手把手教學”的方式,把書本上的規程轉化為可落地的操作技巧。
如今,在文家坡發電公司,“全員參與培訓、全員受益于培訓”已成常態。無論是運行部的青年員工,還是檢修部的技術能手,都能在公司搭建的培訓平臺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課程”,昔日單一班組培訓的“單點閃光”,已然變成全公司人才成長的“全域燎原”之勢。
“教學相長”激活力,從“被動聽課”到“主動傳藝”。“以前上培訓課,就是坐著聽老師講,現在我也能站在講臺上,把自己總結的‘循環水泵運維小技巧’分享給同事,這種感覺特別有成就感!”曾是“培訓學員”的檢修工老鄭,如今成了公司“內部講師團” 的一員,提起身份的轉變,他臉上滿是自豪。文家坡發電公司深知,最好的學習是“輸出式學習”,為此,該公司大力推動“學員變講師”模式,鼓勵員工將自己的經驗、技能轉化為培訓內容,讓“被動聽課”變為“主動傳藝”。
在“聽我講電廠”的課堂上,沒有枯燥的照本宣科:講事故處置時,講師會結合自己經歷的真實案例,還原當時的操作場景,讓聽眾仿佛身臨其境;講設備維護時,會帶著大家到現場,邊拆解設備邊講解注意事項;課后還會組織小組討論,讓學員們互相提問、交流心得。“聽同事講課,沒有距離感,他們講的都是我們工作中會遇到的實際問題,特別‘解渴’!”參加培訓的員工紛紛表示。這種“教學相長”的模式,不僅讓知識傳遞更高效,更激發了員工的學習熱情與分享意愿,在公司內部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長效保障”固根基,從“短期培訓”到“薪火相傳”。“公司不僅給我們提供培訓機會,還為我們制定了‘成長規劃’,讓我們知道跟著培訓節奏走,未來能有怎樣的提升,這讓我更有干勁了!”入職兩年的大學生小李,看著自己的“人才成長檔案”,對未來充滿期待。文家坡發電公司明白,培訓不是“一陣風”,只有建立長效保障機制,才能讓人才培養真正實現“薪火相傳”。
從“短期零散培訓”到“長效系統培養”,從“單一技能提升” 到“全方位成長賦能”,文家坡發電公司以扎實的舉措、完善的保障,讓人才培養真正融入企業發展血脈。如今,在文家坡發電公司,老員工樂于分享經驗,青年員工積極學習成長,知識在傳遞中不斷豐富,技能在交流中持續提升,一支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隊伍正為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未來,文家坡發電公司將繼續優化培訓體系,讓人才薪火越燒越旺,照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前行之路。(田名則 劉鵠源)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