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年初以來,彬長礦業精準聚焦陜煤集團“協同增效年”工作主題,持續厚植“四種經營理念”,緊扣“強安全、精治災、優接續、提質量、增效能、促發展”工作主線,全面落地“十個強力推進”和“六個協同”工作部署,大抓落實、實干篤行,各項工作呈現出穩中有進、向上向好的新態勢。
一季度,該公司安全形勢穩中向好,煤炭產銷完成陜煤集團指導計劃105%,噸煤成本較考核指標下降10.65元;煤炭銷量較去年同比增加43萬噸,優品優銷較去年同比增收1.32億元,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奮斗展現新氣象,奪取首季“開門紅”。
堅守紅線 打好安全“翻身仗”
彬長礦區地質條件復雜、災害耦合疊加,安全管理難度大,災害治理任務繁重,被國家礦山安監局定位為“四最”礦區之一。亮劍“開門紅”,安全首當其沖。
穩住安全,措施要硬,執行力更要強。新年剛過,該公司立即組織召開安全環保工作會,堅定確立安全“六零”目標,分析研判安全風險,聚焦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從轉變職工思想觀念,提升安全意識入手,積極拓展安全宣教培訓模式,切實樹牢“依法合規”安全生產理念。強推本安創建,持續深化“123466”安全長效機制建設,從優環境、優系統、優體系、優管理抓起,落實各級安全責任,嚴格執行“網格化”安全巡查、關鍵人員履職督察、特殊時段“駐礦盯守”等安全措施,掀起安全隱患“圍剿戰”,抓實隱患排查整改,重拳整治“三違”行為,強化現場安全管理,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一季度公司順利實現安全“零”目標。
抓牢重大災害治理“牛鼻子”,堅持“超前防、系統治、穩固控”的邏輯抓治災,不斷豐富災害同防同治技術路徑,全面構建“耦合因素分源治、區域局部協同治、井上井下立體治”治災新格局。扎實推進國家級深部開采復合災害綜合治理工程試驗,加速提煉“彬長方案”,全面推動治災技術突破、效果提升,爭做行業先鋒標桿。
以量兜底 煤炭產銷創新高
初春時節的彬長礦區,百米井下,煤機轟鳴,烏金滾滾,地面工地,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熱火朝天、干勁十足的發展氛圍與明媚春光交相輝映,呈現出一幅昂揚奮進的“春之圖景”。
聚焦“達產達效”目標,深化接續攻堅,優化掘進管理,全力打造安全高效生產組織模式。牢固樹立“采掘并重、掘進先行”理念,深入落實“三優兩提高”要求,聚力聚智開展掘進攻關,結合巷道條件科學調配裝備,嚴抓掘進支護設計,嚴格工程質量驗收,有力推進巷道“一次設計、一次施工、一次成巷、永不返修”,全面提高掘進正規循環率。優化勞動組織,統籌謀劃、超前組織,確保人、財、物等要素資源與生產實際高度適配,加強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對設備、“四化”系統使用率及運行效率的考核,確保效能充分發揮;堅持“正規循環、均衡生產”理念,強化無計劃停產和生產誤時考核,持續推動優質產能高效釋放。
在努力克服大佛寺礦地質變化影響正常生產40余天等困難的基礎上,一季度該公司超額完成煤炭產銷任務,并創出單日發運煤炭8.04萬噸、單月銷售塊煤30.78萬噸、單月鐵路外運煤炭180.24萬噸、單月發電量2.98億度等多項歷史新紀錄。
協同增效 打響降本“攻堅戰”
彬長礦區災害耦合疊加,安全投入多,可控成本占比少,成本管控難度大。強化管理,苦練“內功”,大力實施“設計源頭+生產過程+優品優銷+盤活閑置+修舊利廢+嚴控外委”舉措,是彬長礦業今年應對市場變化打出的降本增效“組合拳”。
內部市場化,激活“創效源”。深入推進內部市場化管理,加速形成全員、全維度、全要素、全過程的成本目標管控體系,激發全員創新創效活力。小莊礦以區隊二三級內部市場化改革為突破口,通過制度規范、指標穿透、分配撬動,實現崗位增值、企業增效、員工增收的良性循環,一季度該礦噸煤成本較去年同比下降22.5元。文家坡礦巧用分時電價機制,實施“峰、谷、平”三級調控,主排水泵實行“谷段多開、峰段少轉”策略,工作面生產運行時段整體前移1小時,日節約電費0.6余萬元,一季度該礦噸煤成本較去年同比下降24.9元。
盤活閑置資產,扎緊“出血點”。堅持“能回收不浪費、能用舊不領新、能復用不報廢、能加工不購置、能維修不舍棄、能調劑不閑置”原則,成立工作專班,建立獎罰機制,扎實推進閑置設備物資“瘦身”行動,讓資產“包袱”變為“源頭活水”。孟村礦開展閑置設備物資大排查,摸清家底、分類建賬,精打細算、調劑使用,節支創效228萬元。大佛寺礦構建設備租賃市場,將設備管理從部門調配轉變為市場交易,設備周轉率同比提高20%,閑置設備利用率超過35%。
優品優銷,拓展“增效源”。以“三品建設”為載體,強化生產、運輸、洗選“過程化+結果化”考核,確保了出礦商品煤全部達到和超過陜西煤業考核指標。“產、儲、銷”三方攜手,調整銷售策略,優化產品結構,想方設法讓“彬長煤”多增值、多創效,一季度該公司發運塊煤85.41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銷4.66萬噸,增收2767.9萬元;銷售高爐噴吹用洗精煤20.6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銷16.02萬噸,增收1.05億元。(彎桂清)



 陜公網安備 61040202000465號
陜公網安備 610402020004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