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331臺高清防爆攝像頭覆蓋采掘、運輸等關鍵作業區域,智能監控大屏實時呈現安全生產畫面……近年來,胡家河礦緊緊圍繞“智能礦井、智慧礦區、一流企業”創建目標,以“人防+技防”雙輪驅動,全力構建立體化、全時段的井下智能監管網絡,實現作業區域100%監控覆蓋,為建設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礦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張網”織密安全防線
踏入該礦調度指揮中心,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智能監控大屏,上面實時跳動著井下各區域的安全生產畫面,工作人員只需指尖輕點,便能快速切換不同場景,真正做到“一鍵直達現場”“一屏掌控全局”。
近年來,該礦遵循“系統智能化、智能系統化”的總體思路,打造了集安全生產、通訊聯絡、監測監控、預測預報、大數據分析、三維透明化礦山等系統為一體的“一張圖”綜合管理平臺,實現重大危險的智能預警、安全管理的動態診斷、生產過程的協同控制、經營決策的智能分析及安全生產精準研判。同時,大力推進智能化建設向各專業、子系統延伸,建成并投用智能通風、設備全生命周期和“千眼”視頻智能監控系統,排水、提升、供電、運輸等26個生產輔助系統、41個機房硐室全部實現自動化遠程集中控制,累計減少崗位人員80余人,全面提升礦井自動化水平。

“一雙眼”精準治理“三違”
安全生產監管要求高、難度大,必須善于向技術借力。該礦按照“無視頻不作業”和“視頻監控全覆蓋”要求,利用“千眼”視頻智能監控系統對地面和井下的關鍵區域、重點崗位以及零星作業點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控,能更直觀、更清晰地了解現場情況,及時發現并制止“三違”行為,促進作業人員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做放心人。持續深化視頻反“三違”行動,設置基層各區隊視頻集中監控平臺,選配專職視頻篩查人員,對現場不安全行為、事故隱患、規章制度措施落實不到位等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實現了從傳統“人防”到“人防+技防”深度融合,從局部“點對點”監控到全域“全覆蓋”監管,從“事后追溯”到“實時干預”,從“隨機檢查”到“全流程管控”轉變,倒逼職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極大地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一道欄”守護危險區域
“您已進入危險區域,請注意安全,請迅速撤離!”在該礦井下的重點作業區域,“電子圍欄”系統的聲光報警裝置正發出警示。
據了解,“電子圍欄”系統又稱人員接近防護系統,通過精準人員定位、紅外感應技術等手段,使作業人員進入監控區域時,能及時發出聲光報警或觸發設備停機,是一種高效的安全防護系統。
該礦通過科學劃定預警區域、危險區域,建立聲光報警系統并關聯危險區域內機電設備控制系統的方式,實現“聲光語音+停機閉鎖”雙重干預,從源頭避免各類事故發生。目前,已在多個關鍵作業點安裝了115套智能電子圍欄設備,涵蓋掘進機作業區域、皮帶運輸系統、運輸路段等,實現了對危險區域的實時動態監控,有效提升了作業現場的安全保障水平。
下一步,該礦將持續深化智能化礦山建設,積極探索大數據、數字孿生、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在安全領域的創新應用,致力于實現井下危險作業區域預警全覆蓋、無盲區,全力推動本質安全型邁進,為礦井安全生產筑牢堅實的智慧防線。(田磊 李想)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