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近期,小莊礦緊扣“降本增效”主線,圍繞物資規范管理與環境優化的雙重目標,全面開展廠區物資整理專項行動,為礦區環境“梳妝美顏”,奏響了安全生產與生態顏值同步提升的和諧樂章。

全域排查明底數,匠心規劃定標準。該礦堅持“全覆蓋、無死角”整治原則,成立專項排查小組,對廠區各區域展開“地毯式”盤查——從工業廠區到風井場地,從露天存放點到區隊專屬庫房,每一臺設備、每一類材料都被精準“定位”。工作人員按照物資屬性、使用頻次及場地功能,科學劃分“設備停放區”“鋼材加工區”“周轉材料區”等功能區域,制定“定置化、可視化、標準化”擺放準則,讓每一寸場地都有明確用途,每一件物資都有專屬“坐標”,為后續整治工作繪就清晰“作戰圖”。
內外兼修抓整治,精細治理見實效。室外整治現場,機修車間以“繡花功夫”推進細節提升。龍門吊設備按型號、功能重新歸類,重要部件身披“防護篷”,在陽光下整齊列隊;庫房北側的鋼材架化身“標準示范崗”,型材管材層層疊放如“五線譜”般工整;副井口南側的皮帶部件褪去“雜亂裝”,按規格型號“對號入座”,形成規范有序的“物資矩陣”;產品倉下的管路縱橫成線,宛如工業美學的立體注解。室內庫房同步推進“煥新工程”,電纜按電壓等級“穿針引線”,設備按精密程度“分區而居”,曾經的“倉儲重地”變身“管理樣板間”。經過一個月的連續奮戰,廠區面貌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華麗轉身。
長效管理固根基,美麗礦區入人心。整治收官階段,該礦編制了廠區3D規劃圖和廠區物資存放總平面圖,將責任區細化到每一個部門、區隊(車間),創新推行“包保責任制”,每片場地都有專屬“美容師”,每條通道都有固定“守護者”,讓“一時美”成為“持久美”。如今的廠區,目之所及,物資碼放如“豆腐塊”般整齊,設備防護如“鎧甲”般嚴實,道路標識如“標尺”般清晰,不僅達到“6S”管理標準,更成為礦區環境建設的“實景說明書”。 此次專項整治,既是一次物資管理的“效能革命”,更是一場美麗礦區的“顏值升級”。該礦以“人盡其責、物盡其用、地盡其利”為目標,將規范管理融入環境建設,讓工業氣息與整潔秩序交相輝映,為打造“環境美、管理優、活力足”的現代化礦區奠定了堅實基礎。(彌瑛 池鵬)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