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建設
連日來,孟村礦錨定安全生產目標任務,緊盯403盤區集中泄水巷(北)設備檢修任務,深入剖析問題短板,量身制定“作戰圖”,以主動作為、靶向攻堅的奮進姿態,將技術創新作為破局的關鍵抓手,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該礦創新推行“責任網格化”管理模式,將各項檢修任務細化分解、逐一定責到人,構建起“人人有責任、事事有落實”的閉環管理體系。各責任主體嚴格對照任務清單履職盡責,每日緊盯責任區域內的安全事項與作業進度,做到“早發現、早協調、早解決”。圍繞高風險作業環節,提前制定完備的防控措施,堅決將風險遏制在隱患萌芽之前,把隱患消除在事故發生之外,為礦井安全生產筑牢堅實防線。

針對403盤區集中泄水巷(北)工作面迎頭出現持續滲水現象,該礦迅速組織現場研判,深入分析水情影響,圍繞“多級截排”和“硐室蓄水”制定綜合治理方案,通過在三部機頭倒車硐室搶建臨時水倉,在迎頭每班支護前挖設泵坑,安設風泵并延伸管路,形成“坑倉聯動、梯級抽排”,最大限度降低水患對施工的影響,保障安全生產有序推進。此外,由技術骨干牽頭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梳理作業風險并簽訂皮帶安裝、除塵風機前移高風險作業單等專項文件,明確截割部拆解墜落、風機吊裝傾斜、皮帶試運轉機械傷人等6項風險點,從“人機物環管”五維度建立管控清單,為檢修工作筑牢前置防線。

質量就是設備的生命線,每一道工序都必須對標最高標準,絕不容許半點馬虎。由于綜掘機長期截割硬巖,截割部出現多處斷絲隱患,該礦負責施工的綜掘一隊機電班班長立即帶領骨干團隊展開攻堅,通過拆除螺絲后用手拉葫蘆平穩吊起截割部脫離機體,隨后按規程解體減速器、取出斷絲部件,對磨損齒輪進行清洗檢查,更換全部密封件后進行重新組裝。經過8小時的連續奮戰,綜掘機順利完成拆裝作業,開機試運轉時截割部運轉平穩、無任何異常,設備性能恢復至最佳狀態。
為進一步健全井下運輸鏈路,提升運輸效率,該礦按照“測量放線—機架安裝—皮帶敷設”的標準化流程,全力推進403集中泄水巷(北)第三部皮帶安裝作業。測量階段,作業人員使用坡度規輔助拉線繩,精準標定機架中心線,確保機架水平度誤差控制在2%以內;起吊組則利用專用錨桿吊裝機頭滾筒,在緊固螺栓時額外加設防松墊圈,嚴防設備運行中出現螺栓松動隱患;待主體安裝完成后,電工組第一時間開展皮帶保護系統調試工作,對各類傳感器進行全面測試,細致檢查急停閉鎖回路,確保沿線每50米設置的急停按鈕均能實現全線停機功能。通過優化“分組作業、流水推進”的勞動組織模式,皮帶機順利完成試車運行,不僅輸送效率較原有系統實現大幅提升,各項保護裝置也全部調試合格,為礦井安全高效運輸筑牢“雙重防線”。
下一步,該礦將繼續以規范流程把控質量,用協同作戰攻克難關,在守正創新中破解發展難題,在實干爭先中厚植發展優勢,以穩中有進的昂揚態勢,奮力書寫礦井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答卷。(師旭洋 殷澤琛)
編輯:達文娟


